瓷质砖和陶质砖的区别,90%的人都选错了!
装修选材时,面对琳琅满目的瓷砖产品,许多消费者往往陷入一个认知误区——将瓷质砖和陶质砖混为一谈。这两种看似相似的建筑材料实则有着本质区别,选错不仅影响美观度,更关乎使用寿命与安全性能。今天咱们就来掰开揉碎了说明白,帮你避开90%的人都会踩的坑!
材质基因大不同
瓷质砖采用高岭土等优质原料经高温煅烧而成,坯体致密如石,吸水率低于0.5%。这种特性使其具备超强抗渗能力,即使长期接触水分也不会膨胀变形。而陶质砖多由普通黏土烧制,内部保留大量微小孔隙,吸水率高达10%以上。想象一下海绵遇水的膨胀效应,厨房、卫生间等潮湿区域若使用陶质砖,不出三年就会出现空鼓脱落的情况。
硬度测试见真章
用手指轻叩两类瓷砖表面能明显感知差异:瓷质砖发出清脆金属声,如同敲击瓷器般的悦耳;陶质砖则闷声沉闷,像敲打瓦罐般迟钝。这源于莫氏硬度的不同,瓷质砖硬度可达7级,用钢钉划过仅留浅痕;陶质砖仅有5-6级,稍用力刮擦就会留下明显划痕。客厅通铺陶质砖的家庭,不出半年就会发现桌椅腿下的磨损痕迹格外显眼。
适用场景有讲究
基于上述特性,两者的应用边界清晰可辨。客厅、阳台等干区适合铺贴瓷质砖,其耐磨耐腐蚀的特性可应对日常踩踏与日晒雨淋;卧室、书房等静区若追求温馨质感,可选用表面施釉的陶质砖营造柔和光感。但切记浴室墙面坚决不能用陶质砖,那些因水汽渗透导致霉菌滋生的案例就是血淋淋的教训。
选购口诀记心间
掌握三个简单鉴别法:一看背面颜色,瓷质砖呈均匀乳白或灰白色,陶质砖多为暗红色;二测吸水速度,滴水滴在砖面静置十分钟,不渗透的是瓷质砖;三掂重量,同尺寸下瓷质砖明显更重。下次逛建材市场时带上这些小技巧,保管让导购不敢随意忽悠。
装修不是试验田,每个细节都藏着生活的智慧。当我们真正读懂瓷砖背后的科学密码,就能用合理的预算打造出经久耐用的品质空间。毕竟家的模样,应该由懂行的你亲自定义。
推荐
-
-
QQ空间
-
新浪微博
-
人人网
-
豆瓣